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16|回复: 4

[华夏通史] 汉族历史脉络

[复制链接]

89

主题

0

精华

140

积分

举人 Lv.05

Rank: 5Rank: 5

UID
1801
帖子
211
注册时间
2009-5-23
所属组织
其他社团
轩辕铧 发表于 2017-4-2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了解更多兴汉知识,结交更多兴汉同袍……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作者 李退山 (标题有修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对历史一直很感兴趣,上学的时候都是老师和教科书给我灌输史观,我也一度悲喜于历史教科书中的国运。可是,随着时日的推移,我也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也随之对教书中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产生了疑问。比如,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部分讲到明朝中后期许多西方传教士(基督教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学汉话,着儒装,并把西方的许多新机械,新学问带到东土,同时也向欧洲翻译了许多中国典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学东渐”和“儒学西传”运动。在明朝传教的过程中,这些欧洲人积极与明朝的文人士大夫交往,很多中国人接触到了西方科技和学说,出现了许多学贯中西的中国学者。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和徐光启(明代科学家)合作翻译古希腊经典《几何原本》就是这一时期最有名的一段佳话。因此我们可知,实际上在晚明时期中西之间的科技和文化交流远远大于前代。我们通常说起中外交流,总是会提到两汉和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实际上,丝绸之路时期,中西交流的重心还是经贸方面。最重要的是,那时候实际上中西交流是通过很多中间商(汉代安息人,唐代大食和波斯人)间接实现的。而明朝的中西交流的中心则转向科技和思想领域,最关键的是这是西方人和中国人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可是,当中学历史教科书一进入中国近代史的时候,马上就说中国(当时已是“大清朝”了)由于闭关锁国而愚昧落后,当英军的炮火已经轰开南中国的大门广州城的时候,“大清国”的官员和皇帝们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审讯英军小卒的“清国”官员竟然问英国与中国有无旱路可通!!这着实让我困惑了一把,因为早在明朝的时候,利玛窦就已将《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上面已清楚显示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方位)带到中国,中国知识界已经具备了现代地理学常识,怎么到两百年后的清末,中国人竟如此糊涂,是历史倒退了吗?可是教科书和老师们明明说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啊,那么,清朝应该比明朝先进才对,可这怎么解释清代的昏聩呢??

这样的疑问还有很多,这里我仅就我对中国历史分期发表一下自己的主张,也请各位高人不吝赐教。
汉网 www.hanchc.com

89

主题

0

精华

140

积分

举人 Lv.05

Rank: 5Rank: 5

UID
1801
帖子
211
注册时间
2009-5-23
所属组织
其他社团
 楼主| 轩辕铧 发表于 2017-4-2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牧献鼎 大夏开基——夏朝
【西元前21世纪~西元前15世纪】
尧舜禅让,而禹传天下于其子启,启令九州牧(禹划中华为九州)铸鼎以进,以示天下一统,王权归一。九鼎遂成为华夏一统的象征。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元前770年)之后,列国争雄,礼崩乐坏,九鼎宝器遂成为诸侯霸主觊觎的对象。《左传》载楚庄王曾炫兵于周疆,问鼎之轻重,有意代周而立。成语“问鼎中原”即出于此。

商契殷书 汉籍之肇——商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16世纪~周武王元年牧野之战(西元前1046年)】
满清光绪年间(西元1898年),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个传说中的王朝从历史的封尘中走来,这就是殷商王朝!甲骨文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已经具备了现代汉字的所有造字原则(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它线条拙朴,结体自由,为汉字和书法的肇始之源! 汉字后来也成为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文字,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
礼乐升平 周仪万国——西周
【周武王元年(西元前1046年)~周幽王十一年犬戎之乱(西元前771年)】

周公制礼乐,仪表后世。礼乐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中国人开怀大度,文质彬彬的精神气质,使中国长期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乐制度也使周边各族(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脱胎于蛮夷之俗,归化于华夏之礼。

春秋争鸣 战国纵横——东周
【周平王元年迁都洛邑(西元前770年)~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嬴则灭周(西元前256年)】
春秋战国,王室式微,列国争雄,礼崩乐坏,打破了前代的很多禁锢,迎来了华夏第一次文化开放期。此时诸子百家争鸣于市朝,列国辩士献合纵连横之策于阙下,诸侯思贤若渴,竞相变法以求富国强兵,逐鹿中原。那是一个何等生机勃勃的时代!这是华夏思想文化的一次怒放,诞生了许多思想巨人: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屈子;和巧舌如簧的纵横家:张仪、苏秦;开风气之先的改革家:商鞅、李悝、吴起;还有标榜夷夏的军事家:孙武、孙膑;千古医圣扁鹊;文治武功的政治家:齐桓公、秦孝公、楚庄王、晋文公、勾践等。许多典籍成书,如《诗经》《楚辞》《论语》《孙子兵法》等。这是一个万花筒般瑰丽的时代,他奠定了华夏文明更为深邃的思想内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汉网 www.hanchc.com

89

主题

0

精华

140

积分

举人 Lv.05

Rank: 5Rank: 5

UID
1801
帖子
211
注册时间
2009-5-23
所属组织
其他社团
 楼主| 轩辕铧 发表于 2017-4-2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扫六合 文武一统——秦朝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统一六国(西元前221年)~秦王子婴元年灞上纳玺(西元前206年)】
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横扫六合,列国归秦。遂北筑长城以拒匈奴,南征百越,开地千里。统一列国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舆服,定官仪,置郡县。自秦世以至今日,华夏疆域北达草原,南至雨林,奠基者谁?始皇帝也!神州万里如烟,晋人不通粤语,秦人不晓吴音,然人心归一于中国者何?汉字也!奠基者谁?始皇帝也!始皇帝独尊法家,冀帝位万世于一系,遂焚书坑儒,使百家为之不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汉匡天下 冠带八荒——汉朝
【汉王五年刘邦汜水称帝(西元前202年)~汉献帝延康元年曹丕篡汉(西元220年)】
始皇即殁(沙丘之变),胡亥极刑,锄耰之乱,起于大泽。项羽、刘邦因利乘便,楚汉之争,终于垓下!中国混战,匈奴寇夏,高祖拒胡,困于白登,败辱之耻,历经三代,韬光养晦,以待来日。武帝登基,奋击六合,匈奴败亡,四夷畏服。盛汉之隆,倭奴慕化,衣履天下,冠带八荒!昔,高皇帝分封天下,以致七国之乱;今,汉武帝酎金夺爵,江山稳固。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儒学一统中国之先;首建年号,为后世法,延及朝鲜、日本、越南;逐匈奴,以西域为通衢,商旅辐辏,罗马入朝!谓帝王之雄才大略者,必称武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国博弈 谋略中原——三国
【魏文帝黄初元年曹丕篡汉(西元220年)~魏元帝咸熙二年司马炎篡魏(西元265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祚危于累卵。贼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倚老骥伏枥之志,而欲匡复天下,壮志未酬而殁。其子曹丕篡汉,天下离心,刘备称帝,复祀汉统,孙权称王,割据江东。三国博弈,谋略中原。

五胡乱晋 衣冠南渡——西晋
【 晋武帝泰始元年司马炎篡魏(西元265年)~晋愍帝建兴四年匈奴攻入长安(西元316年)】
螳螂捕蝉,岂料黄雀在后。曹氏篡汉,岂知司马代魏三国归晋乎?三国之波诡云谲如此,亦乱世之征也!大乱之后,当思大治,然中国不福。八王之乱,晋室式微,五胡伺机入寇中原 ,酿成永嘉之祸。五胡,茹毛饮血之族也,逐草而牧,鲜闻教化。其性以杀伐为仁,以力征为义。百姓牧则为民,战则妇孺皆兵,居无定所,亦民亦匪!晋室式微,五胡乘便,中原千年之蓄积,顿为丘墟,汉人惨遭屠戮,百姓踏着瓦砾纷纷南逃,胡寇挥舞屠刀,如驱牛羊!晋室飘摇,衣冠南渡,汉室栖于建康。过江诸人,哀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之痛,对泣于新亭。然王丞相慷慨于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志!

汉栖南朝 北胡向化——东晋和南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晋元帝建武元年司马睿称帝(西元317年)~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西元589年)隋灭陈】

东晋偏安东南,汉室薪火相继,历宋、齐、梁、陈各朝,披荆斩棘,开发江南,虽神州未克,然中国不亡!过江诸人虽有满目山河之异,亦叹江南风景不殊。江南灵山秀水,雾霭烟霞,正与汉文明雅致,玄清之境界相契合。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玄学流行,佛教鼎盛,书法、诗赋、哲学、音乐、制瓷、建筑均有建树,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等高人辈出,华夏文明得以在江南发扬光大。北胡南下中原,以无义之族入主礼仪之乡,耳濡目染,日渐归心向化。南朝晋隆昌元年(西元494年),拓跋魏孝文帝元宏推行改革,广行教化,使中原《诗》《书》无绝,孔孟有后,泽被五胡,功莫大焉!

汉网 www.hanchc.com

89

主题

0

精华

140

积分

举人 Lv.05

Rank: 5Rank: 5

UID
1801
帖子
211
注册时间
2009-5-23
所属组织
其他社团
 楼主| 轩辕铧 发表于 2017-4-2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隋并南北 两汉归一——隋朝
【南朝陈太建十三年(西元581年)隋代北周~隋恭帝义宁二年(西元618年)炀帝缢死江都】
汉基南朝,北胡归化,分中国者,唯大江耳!南朝陈太建十三年(西元581年)隋代北周,后主祯明三年(西元589年)隋渡江灭陈,两汉归一。隋文帝开科举,拔擢俊杰,遂废门第入仕之限,此后无贵无贱,学而优则仕,使士庶子弟慕《诗》如潮,趋《书》如蚁,教化布于穷裔;隋炀帝西巡张掖,用兵东海,威震远国,发民夫,修运河,以南济北,亦挥霍江都,自掘坟墓(隋恭帝义宁二年,即西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李渊称帝建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盛唐胸襟 泽被化外——唐朝

【唐武德元年(西元618年)李渊称帝~唐天祐四年(西元907年)朱温篡唐】

秦朝文武一统,历二世而亡,以开盛汉;隋朝一匡天下,亦历二世而亡(隋三世恭帝杨侑为李渊傀儡),以开盛唐。秦汉——隋唐,信可类也!秦,文治武功之朝,统一天下十五年而亡,可谓短命!隋,亦文治武功之朝也,一匡南北二十九年而亡,亦可谓短命! 汉,盛世也。唐,亦盛世。汉逐匈奴,唐灭突厥。汉以西域为通衢,唐置安西都护以继商旅。汉经外戚王莽篡位之祸而不亡,唐历帝后武曌僭祚之乱而不倒。汉化东倭,唐仪日本。谓盛世者必称汉唐,盖以此也!然唐亦有不类汉者。盛唐治世,政治开明,人民街谈巷议不知避讳。经济繁荣,帝都商旅辐辏,异方之物云集。武备不懈,夷狄畏威而安,敛袂进于阙下。中华以海纳百川之器度,容化万国殊俗,泽被异域。自满清锁国以来,谓中华不容异方之物者,无视史实,信可恶也!
胡寇五代 十国偏安——五代十国

【 唐天祐四年(西元907年)朱温篡唐~北宋建隆元年(西元960年)陈桥兵变】 太宗自谓:“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终唐一世,蕃臣虏将出入机枢,胡兵伏于帷闼,终至安史之祸!孔子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非为贵中华贱夷狄之论也。中华固当为礼仪文教之邦,夷狄乃无知之族亦固当也,孔子所言以文教之异,非轻之也。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视夷夏之分者,唯礼仪文教之殊耳!中华文明自古即有包容乃大之胸怀,太宗所言差矣!!故夷夏之辩者,在文教,不在种族。欲夷夏为一,又能天下大安者,必以教化为之先容。文教不加,而欲以夷济夏,非为万民之福也!!遥想五胡乱晋之际,胡匪入寇中原,屠戮遍地,哀号遍野!胡虏之甚者,生人以祭,入寇不带军粮,乃掳少女以随军,夜则淫虐,昼则宰杀烹食,谓之“两脚羊”!闻者孰能平心?此乃文教失于夷狄之患,不可不察!太宗之失,祸及后世。胡臣安禄山,阳为赤心,阴图篡逆。竟至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马嵬坡下,芙蓉花谢,驿路飘零碾作泥......可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竟成士君子千古恨!盛世不复,藩镇逆语“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为之耳!”中原遂历五季之酷,十国亦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汉网 www.hanchc.com

89

主题

0

精华

140

积分

举人 Lv.05

Rank: 5Rank: 5

UID
1801
帖子
211
注册时间
2009-5-23
所属组织
其他社团
 楼主| 轩辕铧 发表于 2017-4-2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宋扶危 市舶兴邦——宋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宋建隆元年(西元960年)陈桥兵变~南宋祥兴二年(西元1279年)崖山海战】
五季之乱,中原罹难,契丹进逼,太祖应诸将之劝,黄袍加身。又杯酒而释诸将兵符,永消藩镇之患。不意却使边疆不振,烽燧频起。两宋之际,仿佛两晋,胡风肆虐,二主蒙尘。倾巢之下,不复完卵,处处屠城,处处号咷。中原陆沉,人民离散......牛溲马勃之气弥漫神州,幸帝室南渡,方保一隅清昱。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谓天下王!”以此言两宋之君固宜。两宋屡被胡寇而为城下之盟,可谓柔弱矣,然宋历契丹、女真、西夏、蒙古屡次入寇,观北胡此兴彼亡三百余年,可谓至强矣!两宋之君虽忍辱蒙羞,百姓却免被屠戮,其受国之不详而污垢一身,为天下福,可谓君父矣!!两宋武备不振,乃太祖杯酒削藩,重文轻武之弊,非乏舍身取义之士也。宋虽兵弱,然文艺、科技、学术之繁荣,农工商贸之发达,为历朝所仅有。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因设市舶司专职海外贸易。中华商船出入于惊涛骇浪之中,往来于西洋各国,载誉泰西,且将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传至欧洲,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帷幕。
元窃九鼎 倾亡汉室——蒙據時期(元國)
【南宋祥兴二年(西元1279年)崖山海战 ~明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胡皇北窜】

常忆帝昺崖山一幕,贞烈填胸,哀而不伤!可叹神州陆沉,胡虏横行,族分异等,唯汉最下!!哀我神州,尽是髡发之贼,举目皆为胡虏之俗!

明镜高悬 复祀夏统——明朝
【明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胡皇北窜~明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思宗煤山自缢】

蒙元网罗诸胡,施暴于夏,直士抗颈,不仕伪朝。书画词赋,纷纷下野,或隐抒故国之思,或惧祸而不著,何其萧索!然长夜漫漫,犹有竟时,崖山之后,岂无神州?太祖奋鞭,追亡逐北,伪帝仓惶,万民拊手,穿我汉衣,濯去膻俗,扬帆西海,播我汉威!终明一世,两湖鱼米天下,苏杭机杼呕哑,景德窑火冲天,太仓巨帆蔽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初显资本主义。巨商大贾动辄措资巨万,交子汇通,一派金融景象。然贾竖之事,自古为人不耻,及宋明以来,市井商贾势过官宦而名不称实,内怀不平,可不抒欤?市井文艺代其抒之,李贽,黄宗羲代其言之也。当此之时,西学东渐,儒学西传,中西拊掌,互通有无。封建专制,遭人非议,民主之论,起于市井。文教之化,不逊今日!

西学东渐 南明一叹——南明
【南明弘光元年(西元1645年)~南明永历三十七年(西元1683年)郑克塽投降清国】
自太祖奋鞭抗元至永历抗清在大陆失败,大明历二十帝,二百九十三年,遏制了蒙元的倒行逆施,使经济和文教逐步恢复到宋朝的水平。至明朝中期,经济商品化程度空前,纺织业领域甚至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则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大批反对封建专制和儒教束缚,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性自由的启蒙思想家。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总结意义的科技著作,如《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园冶》《几何原本》等。中国社会此时与欧洲同处于资本主义萌生的前夜,如果没有满清入关,亚欧大陆两端将会同时盛开两朵工业之花!而今的世界也不会是西方的一主天下!!然而假设毕竟是假设,满寇的野蛮杀戮和破坏还是来了,中国正常的发展在历经蒙元破坏之后再次被打断!扬州十日的鲜血、嘉定三屠的号咷拉开了这场民族血祭的帷幕......

断我汉邦 清风浊梦——滿據時期(清國)
【南明永历三十七年(西元1683年)郑克塽投降清国 ~西元1911年辛亥革命】

《孝经》载孔子诫曾参云:“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若以此论,清虏一世乃大不孝! 滿虜入关,以夷变夏,强令汉人剃发易服,自此更无衣冠之国。神州腥膻之气掩鼻难挡,秃头编发目不忍睹!! 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剃发易服之辱可见于此 !《薙髪令》下,抗清烽火频传!滿虜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颗颗人头落地!!泰山累累,神州虽大,不胜此重!!滿虜杀人如麻,汉人视死如归,胡皇恐惧,食不甘味,往往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因以酷刑峻法压制汉人反清。同时大行愚民政策,焚毁前代著书。大兴文字狱,人民言语稍有不慎,即有屠族之祸,人人自危。自明朝以来的人性解放之光已黯然熄灭!强加于汉人脑后的那根象征臣服满清的辫子剥夺了汉民族最后的一点自尊,汉民族的脊梁骨已被满寇踏断,成了一群没有健全人格的奴!!!呜呼!煤山之后,竟无中华......

汉网 www.hanchc.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